你家寶貝的「寶貝」是什麼?是安撫奶嘴、小被被、還是玩具熊?不要小看這些「寶貝」,它可是有神奇效用喔!
很多小寶寶會在8個月至1歲間會「愛」上一樣物品,然後依戀它好幾年,甚至會延續到長大。這些物品具有情緒抒解的效果,所以當寶寶倦了、媽媽不在了、感到生氣時、害怕了,這些「寶貝」可以像媽媽一樣的撫慰他們,就像是回到媽媽的懷抱一般。很多人都誤以為「戀物癖」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徵,事實上,這些「寶貝」反而是可以幫助孩子從依賴到獨立的蛻變中進行的更加順利。
所以,你可以放一些柔軟、好抱、觸感佳的毛毯或娃娃在他床上,幫助他養成「擁有寶貝」的習慣!
依戀物、依附物、過渡物、安全物、代替物、小毯子等,指的都是柔軟的、幼兒容易抓、抱的物品,通常與觸覺和嗅覺的刺激有關,能提供幼兒安全感和舒適感。
有依戀物的孩子適應較差?
幼兒依附小毯子或玩偶的現象在歐美主流文化中十分普遍,幾個研究皆發現大約60%的幼兒,曾有依戀一樣特定的柔軟物的習慣。然而大人對於幼兒使用依戀物的態度,在歷史上卻經歷不少轉變。截至目前為止,並沒有研究可以證明依戀小毯子的幼兒,比較沒有安全感或適應能力較差。反而是不少研究指出,依戀物在許多時刻可以輔助和陪伴孩子度過焦慮或挫折的情境。
依戀物的正向作用
依戀物可以是孩子生活裡的好朋友。在必須和爸媽分離的情境下,例如上學或訓練獨睡,依戀物所帶來的熟悉感,可以提供孩子慰藉和舒適感。近期的一個研究便發現,進行例行的身體檢查時,允許幼兒攜帶依戀物到醫院,有助於減緩幼兒的焦慮不安感。也有研究發現,依戀物對於幼兒在新環境裡學習有幫助。研究者因而鼓勵醫院或托兒所等場所,應該允許幼兒攜帶依戀物上學或看診。然而,依戀物的安慰效力仍有其限制,通常只在輕微的焦慮狀況下有效,對於會引發幼兒強烈情緒反應的情境,依戀物慰藉仍比不上親愛的爸媽的安慰。
台灣孩子擁有依戀物的比例較低
近年研究發現,各文化中的幼兒有依戀物的比例並非舉世皆同。在臺灣,幼兒依戀小毯子或絨毛娃娃的比例不似歐美普遍。比例上的差異,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親子睡眠習慣的不同。在臺灣,幼兒和父母同睡(同睡一房或一床)的比率較高,但歐美主流文化多習慣讓幼兒自嬰兒期起便獨自睡在一個房間。研究發現,在親子同睡的文化中,幼兒有依戀物的比例,低於獨睡的文化。
另外一個可能原因是,在親子同睡的文化中,幼兒的依戀物有時並不是一般歐美熟悉的填充動物或小毛巾被等。同睡文化裡,幼兒的依戀物經常是主要照顧者本身,或與照顧者相關的物品。例如有些孩子要摸著媽媽的耳朵或手臂才睡得著,有些孩子則喜歡用手指磨擦媽媽內衣的肩帶等。
雖然不少理論試圖解釋依戀物在幼兒發展中扮演的角色,但為何有些幼兒有依戀物行為,有些則無,至今仍沒有定論。對於已有依戀物的孩子,依戀物可在幼兒成長、學習獨立的過程助其一臂之力。除了衛生上的考量之外(如越來越多的過敏症),依戀物可以是小寶貝的好朋友,在孩子成長的路上,陪他走一段路。
幼兒依戀物的發展
根據美國的研究,幼兒依戀物的發展有以下的趨勢:
◎一歲:對於特定物體的依戀,通常在接近一歲時開始發展,對奶嘴的依戀則更早開始。
◎一歲半~二歲:對物體的強烈依戀從一歲半到兩歲達到高峰,一直持續到三歲多,之後逐漸消弱。
◎五歲半:幼兒的依戀物行為屬於正常發展,在沒有大人介入的情況下,通常在五歲左右慢慢消失。到五歲半時,少於8%的幼兒仍有依戀物行為。(資料來源:蓋爾兒童健康百科全書、心理學百科全書)
給爸媽的教養小提醒
◎有依戀物的陪伴,可以讓孩子更順利完成階段性的發展任務。
◎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有戀物行為,不需強迫接受,也不需刻意剝奪,順其自然就好。
◎不管孩子有多依賴他的依戀物,在他不開心或不舒服時,還是最需要爸媽的安慰與陪伴。
作者╱周婉湘(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語文教育博士),本文節錄自:《小太陽1-3歲幼兒雜誌》,信誼基金出版社
- Nov 12 Sat 2011 14:24
恩寶已經滿40周囉!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